明万历二十三年,秋。太湖之上,碧波万顷,渔舟点点。沈复身着素色长衫,立于船头,手中握着一卷刚誊抄完的《三白游记》初稿,身旁的芸娘正温着一壶雨前龙井,茶香袅袅,与湖上清风相融。

“三白,你看这太湖月色,可比去年我们在沧浪亭所见更胜一筹?” 芸娘浅笑嫣然,将一盏热茶递到他手中。

沈复接过茶盏,指尖触到温热的瓷壁,心中满是安稳。他望着芸娘鬓边的素银簪,轻声道:“有你在侧,何处月色皆是人间至美。” 话音刚落,天边忽然乌云密布,狂风骤起,原本平静的湖面瞬间掀起丈高巨浪,渔舟在浪涛中剧烈摇晃,如一片残叶。

“不好!” 沈复急忙将芸娘护在怀中,伸手去抓船舷,却见一道刺眼的闪电划破天际,正中湖面,激起一团诡异的青蓝色漩涡。漩涡中传来阵阵吸力,他只觉天旋地转,怀中的芸娘身影渐渐模糊,耳边只剩下狂风的呼啸与湖水的轰鸣。

“芸娘!” 他嘶声呼喊,却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卷入漩涡,意识渐渐沉沦。

再次睁开眼时,沈复只觉得头痛欲裂,鼻尖萦绕着一股陌生的香气,既非墨香,也非茶香,带着几分焦苦与醇厚。他挣扎着坐起身,发现自己躺在一条青石板路上,身旁是鳞次栉比的房屋,屋檐下挂着五颜六色的灯笼,灯笼上印着他从未见过的图案与文字。

更让他震惊的是,路上行人穿着奇装异服,有的衣料轻薄如蝉翼,有的颜色鲜艳夺目,腰间还别着一个巴掌大的黑色方块,不时有人将方块举到耳边,口中说着他半懂不懂的话语。远处传来 “铁兽” 轰鸣之声,他循声望去,只见一个个四四方方的铁盒子在平坦的路上飞速行驶,速度远超骏马,吓得他连忙后退几步,躲到一旁的墙角。

“这位公子,你没事吧?” 一个清脆的女声传来。沈复抬头,见一个穿着浅蓝色衣裙的姑娘站在面前,姑娘手中拿着一个白色的杯子,杯中正是那股陌生香气的来源。她梳着简单的发髻,脸上带着友善的笑容,眼神中满是好奇。

“姑娘…… 此乃何地?为何景象如此怪异?” 沈复拱手问道,语气中带着几分惶恐。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长衫,虽有些破旧,却仍是万历年间的样式,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。

姑娘噗嗤一声笑了出来:“公子,你这 cosplay 也太逼真了吧?这里是大理古城人民路啊,你是来旅游的吗?是不是迷路了?”

“cosplay?大理古城?” 沈复皱起眉头,这些词汇他闻所未闻。他定了定神,又问:“姑娘可知现在是万历多少年?此地离苏州府有多远?”

姑娘闻言,眼中的好奇更甚:“万历?公子你是在拍古装剧吗?现在是 2025年啦,苏州离这里大概有两千多公里呢。”

“2025 年?两千多公里?” 沈复如遭雷击,瘫坐在地上。他意识到,自己可能已不在原来的世界,那场太湖上的风暴,竟将他带到了数百年后的陌生时空。

姑娘见他神色不对,连忙扶起他:“公子,你是不是不舒服?我带你去前面的咖啡店坐坐,喝杯咖啡缓一缓吧。”

沈复茫然地点点头,任由姑娘将他扶起,朝着不远处一家挂着 “云边咖啡” 招牌的店铺走去。他看着街上的霓虹灯光闪烁,听着耳边陌生的音乐与笑语,心中满是迷茫与不安,不知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里,自己该何去何从。

“云顶咖啡” 店内,暖黄色的灯光洒在木质桌椅上,空气中弥漫着咖啡豆烘焙后的香气。姑娘将沈复带到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,转身去柜台点单。沈复环顾四周,看到墙上挂着许多描绘苍山洱海的画作,画中景色壮阔秀丽,让他想起了太湖的风光,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思乡之情。

很快,姑娘端着一杯冒着热气的饮品走了过来,放在沈复面前:“公子,这是拿铁,加了糖,你尝尝看。”

沈复看着杯中褐色的液体,上面还漂浮着一层白色的泡沫,形状像是一朵花。他迟疑地端起杯子,抿了一口,初入口时,一股焦苦的味道在舌尖蔓延,让他不禁皱了皱眉。但很快,苦味散去,口中留下一丝醇厚的回甘,还有淡淡的奶香,与他以往喝的茶截然不同。

“此饮品名为咖啡?虽初尝苦涩,却回甘悠长,别有一番风味。” 沈复忍不住称赞道。

姑娘笑着点头:“是啊,很多人一开始都喝不惯咖啡,喝多了就会爱上这种味道。对了,我叫小敏,是这家咖啡店的店员,你叫什么名字呀?”

“在下沈复,字三白。” 沈复拱手答道。

“沈复?这个名字好好听,像古代文人的名字。” 小敏拿起桌上的黑色方块,也就是手机,解锁屏幕后递给沈复,“沈公子,你是不是第一次来大理?我给你看看大理的美景,说不定你会喜欢上这里。”

沈复接过手机,只觉这物件轻飘飘的,屏幕上竟能显示出画面,还能触摸操作,心中惊叹不已。小敏打开抖音 APP,点开一个视频,画面中立刻出现了洱海的景象:湛蓝的湖水波光粼粼,一群白色的海鸥在湖面盘旋,远处的苍山白雪皑皑,山顶笼罩着一层薄雾,宛如仙境。

“这…… 这是何术?竟能将山水摄入其中,还能动态呈现?” 沈复瞪大了眼睛,手指轻轻触碰屏幕,画面还能暂停、滑动,让他更是震惊。

小敏笑着解释:“这是手机,这个 APP 叫抖音,里面有很多人分享自己拍的视频。你看,这个视频里的地方就是洱海,离古城不远,明天你可以去看看。” 她又滑动屏幕,点开另一个视频,画面中出现了一个抱着吉他的姑娘,她站在人民路的街头,正轻声唱着歌。

姑娘穿着一件白色的连衣裙,长发及腰,眼神清澈,歌声温柔婉转,如泉水般流淌进人心。她唱的是一首关于大理的民谣,歌词里唱道:“苍山的雪,落在我肩头,洱海的月,照进我心头,大理的风,吹走了忧愁,留下了温柔……”

沈复被这歌声深深吸引,他望着屏幕中的姑娘,只觉得她的嗓音清越动人,有林下之风。“此女歌声婉转,如天籁之音,不知姑娘芳名为何?” 他问道。

“她叫阿秀,是在古城街头卖唱的歌手,每天晚上都会在人民路唱歌,很多人都喜欢听她唱歌呢。” 小敏说,“晚上我可以带你去见她,她人很好的。”

沈复心中一动,点了点头。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,能听到如此动人的歌声,见到如此温柔的人,或许能让他少一些孤独与迷茫。他继续看着抖音上的视频,有大理的美食,有古城的民俗,还有各种各样有趣的人和事,让他对这个时代有了更多的了解,也渐渐对这个名为大理的地方产生了一丝好奇与期待。

当晚,小敏把沈复安排在咖啡店附近的一家客栈住下。客栈的房间虽小,却很干净,还有独立的卫浴,沈复第一次使用热水器、电灯这些现代设施,闹出了不少笑话,好在客栈老板耐心指导,他才渐渐学会使用。躺在床上,沈复望着天花板上的电灯,心中思绪万千,他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回到万历年间,能不能再见到芸娘,但他知道,眼下只能先在这个时代生存下去,或许,大理会给他带来不一样的人生。

沈复跟着小敏来到人民路。此时的人民路热闹非凡,街边摆满了各种小摊,有卖手工艺品的,有卖小吃的,还有不少游客在拍照打卡。远处传来熟悉的吉他声与歌声,正是阿秀在唱歌。

沈复循声望去,只见阿秀站在一个路灯下,周围围了不少人,她抱着一把原木色的吉他,手指在琴弦上灵活地拨动,轻声唱着歌。她的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,眼神专注而温柔,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她和她的音乐。

沈复挤过人群,站在最前面,静静地听着。阿秀唱的是一首原创歌曲,歌词里满是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由的追求,让沈复深受触动。他想起自己在万历年间的生活,虽有芸娘相伴,却也常因家境贫寒而奔波,为了生计不得不放弃一些爱好,而阿秀却能追随自己的本心,在街头放声歌唱,这份勇气与洒脱,让他十分敬佩。

一曲终了,周围响起热烈的掌声。阿秀抬起头,目光扫过人群,当看到沈复时,眼中闪过一丝惊讶。沈复身着长衫,气质温文尔雅,与周围穿着现代服装的人格格不入,却又带着一种独特的魅力。

“这位公子,你也是来听我唱歌的吗?” 阿秀笑着问道,声音比在视频中更显温柔。

沈复拱手答道:“在下沈复,在抖音上听闻姑娘歌声,心生向往,今日特意前来聆听,果然名不虚传。姑娘歌声婉转,如天籁之音,某不才,愿以小诗相赠。” 说罢,他随口吟道:“洱水含明月,苍山卧白云。清歌逐风去,听得醉心魂。”

阿秀闻言,眼中满是惊喜:“沈公子好才情!这首诗写得真好,把大理的美景和我的歌声都写进去了。” 她放下吉他,走到沈复面前,伸出手:“我叫阿秀,很高兴认识你。”

沈复愣了一下,才反应过来这是现代的打招呼方式,他轻轻握住阿秀的手,只觉她的手小巧柔软,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异样的感觉。“沈复,字三白,见过阿秀姑娘。”

两人聊了起来,阿秀告诉沈复,她原本在北京工作,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,压力很大,后来因为喜欢音乐,也喜欢大理的慢生活,就辞职来到了大理,在街头卖唱,虽然收入不多,但过得很开心。沈复也向阿秀讲述了自己的经历,当然,他隐去了穿越的部分,只说自己是来自外地的文人,喜欢古代文化,来大理寻找灵感。

阿秀虽然觉得沈复的言谈举止有些古板,却也觉得他很真诚、很有才华,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她邀请沈复一起去吃大理的特色小吃,沈复欣然应允。两人沿着人民路慢慢走着,阿秀给沈复介绍各种小吃,有软糯香甜的饵块,有酥脆可口的乳扇,还有酸辣开胃的凉鸡米线。沈复一一品尝,只觉得这些食物风味独特,比他以往吃过的任何食物都要美味。

两人边走边聊,从音乐聊到文学,从大理的美景聊到各自的生活经历,越聊越投机。沈复发现,阿秀不仅歌声动人,还很有想法,对生活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,而阿秀也被沈复的才情与温柔所吸引,觉得他是一个很特别的人。

不知不觉间,夜色渐深,街上的行人渐渐稀少。阿秀将沈复送到客栈门口,轻声说:“沈公子,今天和你聊天很开心,明天我还会在人民路唱歌,你要是有空,还来听我唱歌好吗?”

沈复看着阿秀清澈的眼睛,心中泛起一丝暖意,他点了点头:“好,明日我一定来。”

阿秀笑了笑,转身离开了。沈复站在客栈门口,望着阿秀的背影渐渐消失在夜色中,心中满是期待。他知道,自己对这个姑娘,已经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愫,而这份情愫,或许会在苍山洱海的见证下,慢慢生根发芽。

接下来的几天,沈复每天都会去人民路听阿秀唱歌,有时还会帮阿秀整理乐谱,或者给她写一些歌词。阿秀的歌声越来越动听,沈复的歌词也越来越有灵气,两人的配合越来越默契,周围的听众也越来越多,很多人都知道,有一个穿着长衫的才子和一个温柔的歌手在人民路唱歌,他们的歌声与诗词,成为了古城夜晚一道独特的风景。

这天下午,阿秀提议带沈复去洱海看看。沈复早就从抖音上见过洱海的美景,心中十分向往,立刻答应了。两人租了一辆电动小船,缓缓驶进洱海。

洱海的水清澈见底,阳光洒在湖面上,波光粼粼,宛如撒了一层碎金。远处的苍山白雪皑皑,山顶笼罩着一层薄雾,与湛蓝的天空融为一体,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。沈复站在船头,感受着湖面上的清风,望着眼前的美景,心中不禁感叹:“此景比之太湖,更显壮阔,且空气清新,无市井喧嚣,实乃世外桃源。”

阿秀笑着说:“大理就是这样,很多人来这里就是为了逃离城市的喧嚣,寻找内心的平静。我第一次来洱海的时候,也被这里的美景震撼到了,从那以后,我就决定要留在大理。”

两人坐在船上,聊起了各自的梦想。阿秀说,她希望有一天能拥有自己的音乐工作室,创作更多关于大理、关于生活的歌曲,让更多人听到她的声音。沈复说,他希望能把自己的《三白游记》续写下去,记录下自己在这个时代的所见所闻所感,或许,这也是一种别样的人生。

聊着聊着,夕阳渐渐西下,金色的阳光洒在洱海上,将湖水染成了金黄色。远处的苍山被夕阳镀上了一层金边,显得格外壮丽。沈复看着阿秀的侧脸,她的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,在夕阳的映照下,显得格外温柔动人。

沈复心中鼓起勇气,轻声说:“阿秀姑娘,自遇见你以来,某心中便多了一份牵挂。你的歌声,你的笑容,都让某难以忘怀。某虽不知自己能否留在这个时代,但某希望,往后的日子里,能有你相伴。”

阿秀闻言,脸颊微微泛红,她抬起头,看着沈复真诚的眼睛,心中满是感动。她点了点头,轻声说:“沈公子,我也喜欢你。和你在一起的这些日子,我很开心。不管你来自哪里,不管未来会怎样,我都愿意和你一起面对。”

沈复闻言,心中大喜,他伸出手,紧紧握住阿秀的手。两人相视一笑,在苍山洱海的见证下,确定了彼此的心意。小船在洱海上缓缓行驶,夕阳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,空气中弥漫着爱情的甜蜜气息。

回到古城后,沈复给阿秀买了一条银饰项链,项链上刻着一朵小小的杜鹃花,是大理的市花。阿秀也给沈复买了一件棉麻材质的现代服装,让他穿起来更舒适,也更融入这个时代。两人穿着彼此送的礼物,在古城的街头散步,不时停下来看看街边的小摊,或者和熟悉的商贩打招呼,日子过得简单而幸福。

沈复渐渐适应了现代的生活,他学会了用手机打电话、发微信,学会了用手机支付,甚至还学会了骑共享单车。阿秀教他唱现代歌曲,虽然他的嗓音有些古板,但唱得很认真,总能让阿秀忍俊不禁。而沈复也教阿秀写古诗词,阿秀虽然没有太多的文学基础,但学得很用心,偶尔也能写出几句不错的小诗。

两人的感情在平淡的日子里渐渐升温,他们一起去苍山徒步,欣赏山顶的雪景;一起去喜洲古镇,看白族的古建筑,吃地道的喜洲粑粑;一起去双廊古镇,在海边的客栈里看日出日落。每一次的相处,都让他们更加珍惜彼此,也让他们更加热爱这个充满活力与美好的时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