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理的风还带着几分微凉,却已吹得人民路的三角梅开得热烈。沈复站在古城南门的班车停靠点,手里攥着一个布包,里面是他连夜给漫漫绣的一个小香囊 —— 用白族扎染的碎布,绣了一朵小小的杜鹃花,是大理的市花,也是他们初遇时,漫漫发梢别着的那一朵。

“三白,别送了,再送我就要赶不上高铁了。” 漫漫穿着临行前新买的浅蓝色外套,眼睛红红的,手里紧紧握着那个香囊,“你看你,手都扎破了,还绣什么香囊。”

沈复看着她指尖的红肿,心中满是不舍:“只是一点小伤,不碍事。这香囊你带在身上,就当某陪在你身边。成都离大理虽远,某会经常给你发消息,也会在直播时给你留位置。”

“我知道。” 漫漫吸了吸鼻子,强忍着眼泪,“你在大理要好好的,别再像上次一样,一个人去爬苍山,多危险。还有,别总吃喜洲粑粑,要记得按时吃饭。”

“某知道了,你也要照顾好自己。成都的天气比大理潮湿,记得多晒被子。” 沈复的声音也有些哽咽,他想起这半个多月来,和漫漫一起在无为寺直播,一起在喜洲扎染,一起在洱海边看日出,那些画面像电影一样在脑海里闪过,每一个瞬间都那么珍贵。

班车缓缓驶了过来,漫漫拎起行李箱,回头看了沈复一眼,眼眶又红了:“三白,我走了,你要好好的,等我下次放假,就来大理找你。”

“好,某等你。” 沈复拱手作揖,看着漫漫上车,直到班车消失在视线里,才缓缓放下手。他站在原地,望着空荡荡的街道,心中像被掏空了一样,只剩下满满的失落。

回到客栈,沈复躺在床上,翻来覆去睡不着。他拿起手机,看着和漫漫的聊天记录,看着两人在无为寺的合影,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。他想起自己在明代时,和芸娘分别的场景,那时也是这般不舍,只是如今,跨越了四百年,他又遇到了让自己心动的人,却还是要面对离别。

“三白,你在吗?” 阿秀的声音从门外传来,“我买了鲜花饼,给你带了几个。”

沈复擦干眼泪,打开门:“阿秀姑娘,你怎么来了?”

阿秀走进房间,看到他红红的眼睛,就知道他还在为漫漫的离开难过:“我猜你肯定没吃饭,特意给你买了鲜花饼。别难过了,漫漫只是暂时回去,还会来的。再说了,你可以去找她啊,现在的高铁很快,一天就能到成都。”

沈复摇了摇头:“某现在的直播刚有起色,不能离开大理。而且,某连‘身份证’都没有,连高铁都坐不了。”

阿秀叹了口气,坐在他身边:“那你也别总待在房间里,出去散散心吧。听说苍山的杜鹃花开了,很漂亮,你可以去爬爬山,看看风景,说不定心情就好了。”

沈复眼睛亮了亮。他想起自己在明代时,也喜欢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去爬山,山间的清风和美景总能让他平复心情。“好,那某就去爬苍山。只是某对苍山的路线不甚了解,还需阿秀姑娘帮忙指个路。”

“放心,我给你画个地图!” 阿秀笑着拿出纸笔,画了一条从感通寺到洗马潭的路线,“这条路线比较平缓,适合新手,而且沿途有很多杜鹃花,很漂亮。你记得带件厚外套,苍山上面比下面冷,还有,一定要带够水和食物。”

沈复接过地图,点了点头:“多谢阿秀姑娘,某记住了。”

第二天清晨,沈复背着一个帆布包,里面装着阿秀给的厚外套、水、食物,还有他的直播设备。他按照阿秀画的地图,先乘坐公交车到感通寺,然后开始爬山。

感通寺的晨钟刚刚敲响,山间的雾气还没散去,空气中带着草木的清香和泥土的气息。沈复沿着青石板路往上走,路边的杜鹃花竞相开放,有红色的、粉色的、紫色的,像一片彩色的海洋。他打开直播设备,对着镜头说:“诸位乡亲父老,今日某带大家爬苍山,看杜鹃花海。苍山的杜鹃花开得正艳,大家看,是不是很漂亮?”

直播间里的观众纷纷留言:

“沈公子,你终于开播了!我们还以为你失恋了,不播了呢。”

“哇,这杜鹃花好漂亮!我也想去苍山看看。”

“沈公子,别难过,漫漫主播肯定会回来的。”

沈复看着弹幕,笑了笑:“多谢诸位乡亲父老的关心。某只是有些想念漫漫姑娘,不过看到这苍山的美景,心情已经好多了。大家看,前面就是清碧溪,溪水清澈见底,是苍山的名景之一。”

他拿着手机稳定器,对着清碧溪拍了一圈。溪水从山间流淌下来,经过岩石的阻挡,形成了一个个小小的瀑布,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水面上,像撒了一层碎金。直播间的观众纷纷刷礼物:

“太美了!沈公子拍得真好。”

“这就是苍山的清碧溪吗?果然名不虚传。”

“沈公子,快带我们去看洗马潭!听说那里的景色更漂亮。”

沈复笑着说:“别急,我们慢慢往上走,沿途还有很多美景等着我们。”

他继续往上爬,沿途遇到了不少游客,有人认出了他,笑着和他打招呼:“沈公子,我们是你的粉丝,经常看你的直播!”

沈复拱手回礼:“多谢诸位乡亲父老的支持。”

爬到半山腰时,沈复看到一个穿着短衣短裤的男人正坐在石阶上休息。男人留着满脸的络腮胡,头发乱糟糟的,体格魁梧,身上的肌肉线条清晰可见,看起来很健壮。他的身边放着一个巨大的登山包,里面装着各种探险设备。

男人看到沈复,笑着打招呼:“兄弟,你也是来爬苍山的?看你穿的这衣服,是做古装直播的吧?”

沈复拱手道:“在下沈复,字三白,确实在此直播。不知兄台高姓大名?这般天气,兄台穿如此单薄,不怕冷吗?”

男人哈哈一笑:“我叫阿峰,以前是登山运动员,这点冷不算什么。我喜欢猎奇探险,经常一个人去各种地方爬山,苍山我都爬了十几次了。你第一次来爬吧?我带你走条近路,能更快到洗马潭。”

沈复眼睛亮了亮:“多谢阿峰兄。某确实是第一次爬苍山,正愁找不到路呢。”

“客气什么!” 阿峰拍了拍他的肩膀,拿起登山包,“走,跟我来!”

阿峰带着沈复走了一条小路,这条路比青石板路更陡峭,却也更清静,沿途的杜鹃花也更密集。沈复一边走,一边给直播间的观众介绍:“诸位乡亲父老,这位是阿峰兄,以前是登山运动员,现在带某走一条近路去洗马潭。大家看,这里的杜鹃花是不是比刚才的更漂亮?”

直播间的观众纷纷留言:

“哇,这位大哥好厉害!登山运动员啊!”

“沈公子,你要小心点,这条路看起来好陡。”

“阿峰大哥,能不能给我们讲点登山的趣事?”

阿峰听到弹幕,笑着对着镜头说:“大家好,我是阿峰。登山的趣事可多了,我以前爬珠峰的时候,还遇到过雪崩呢!不过大家放心,苍山很安全,只要跟着我走,肯定没问题。”

沈复和阿峰边聊边爬,阿峰给沈复讲他的登山经历:爬过珠峰、乞力马扎罗山、阿尔卑斯山,去过很多国家探险;沈复则给阿峰讲明代的登山文化,讲他在苏州爬虎丘山、天平山的经历,讲古代文人登山时的雅集。

两人越聊越投机,不知不觉就爬到了接近洗马潭的地方。就在这时,天空突然暗了下来,原本晴朗的天气瞬间被乌云笼罩,狂风呼啸着吹过山间,带着刺骨的寒意。

“不好,要变天了!” 阿峰脸色一变,“苍山的天气说变就变,我们得赶紧下山,不然会有危险!”

沈复也感觉到了寒意,他连忙拿出阿秀给的厚外套穿上,可狂风还是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。他打开直播设备,对着镜头说:“诸位乡亲父老,苍山突然变天了,某要赶紧下山,今天的直播就先到这里,大家放心,某会注意安全的。”

说完,他关掉直播,跟着阿峰往山下走。可风越来越大,还下起了小雨,路面变得湿滑,走起来更加困难。阿峰因为穿的是短衣短裤,很快就冻得浑身发抖,嘴唇都发紫了。

“阿峰兄,你没事吧?” 沈复看着他的样子,心中很是担心。

“没事,我以前爬雪山的时候比这更冷。” 阿峰咬着牙,继续往前走,可脚步却越来越慢。

又走了一会儿,阿峰突然腿一软,摔倒在地上。沈复连忙扶起他:“阿峰兄,你怎么样?”

“我…… 我有点冷,腿也不听使唤了。” 阿峰的声音带着颤抖,“我没想到会突然变天,没带厚衣服,也没带足够的水。”

沈复皱起眉头,他想起自己在明代时,冬天打猎遇到暴风雪,曾用干草和衣物保暖。他脱下自己的厚外套,披在阿峰身上,又从帆布包里拿出备用的干毛巾,擦了擦阿峰脸上的雨水:“阿峰兄,你坚持住,某带你找个避风的地方。”

他扶着阿峰,艰难地往前走,终于在不远处找到了一个山洞。两人走进山洞,沈复拿出打火机(这是阿秀教他用的),点燃了山洞里的干草,火苗渐渐旺了起来,山洞里也暖和了一些。

沈复又拿出自己带的食物和水,递给阿峰:“阿峰兄,你先吃点东西,喝点水,补充一下体力。”

阿峰接过食物,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:“沈兄弟,谢谢你。要不是你,我今天可能就真的要冻死在山上了。”

“阿峰兄客气了,出门在外,互相帮助是应该的。” 沈复笑着说,“等天气好转,我们再下山。”

两人坐在火堆旁,聊着天。阿峰说他以前是登山队的,拿过很多冠军,后来因为一次登山事故,腿受了伤,就退役了。退役后,他就开始到处探险,喜欢那种征服自然的感觉。

沈复则说他穿越到现代的经历,说他做直播的困境,说他和漫漫的相遇。阿峰听得入了迷:“沈兄弟,你的经历太神奇了!就像小说一样。等我们下山,我请你喝酒,好好听你讲你的故事。”

“好啊。” 沈复笑着点头。

过了大约一个小时,外面的风小了,雨也停了。阿峰站起身,活动了一下腿脚:“沈兄弟,我们可以下山了。”

“好。” 沈复熄灭火堆,扶着阿峰,慢慢走出山洞,往山下走去。

下山的路比上山时更难走,路面湿滑,还很陡峭。阿峰因为腿伤还没完全好,走得很慢,沈复一直扶着他,小心翼翼地往前走。走了大约两个小时,终于到了山脚下。

阿峰看着沈复,感激地说:“沈兄弟,今天真的谢谢你。要不是你,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。晚上我请你喝酒,一定要赏脸。”

沈复笑着说:“阿峰兄客气了,举手之劳而已。”

晚上,阿峰带着沈复来到 “月明小筑” 酒馆。老沙看到他们,笑着打招呼:“阿峰,你怎么来了?这位是……”

“老沙,这是沈兄弟,今天在苍山上救了我的命。” 阿峰拍着沈复的肩膀,“快给我们找个位置,我要好好敬沈兄弟几杯。”

老沙笑着点了点头,给他们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,又拿来了几瓶啤酒和几个小菜:“你们先喝着,我再去炒几个硬菜。”

阿峰给沈复倒了一杯啤酒:“沈兄弟,我先敬你一杯,谢谢你今天救了我。”

沈复端起酒杯,和他碰了一下:“阿峰兄客气了,我们是朋友,互相帮助是应该的。”

两人喝着酒,聊着天。阿峰给沈复讲他的探险经历:“我去过很多国家,日本、韩国、美国、法国,最喜欢的还是日本。日本的富士山很漂亮,我爬过三次,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感觉。还有日本的古建筑,像京都的清水寺、奈良的东大寺,都保存得很好,比我们中国的一些古建筑还完整。”

沈复听到 “日本” 两个字,心中一动。他想起在明代时,日本的倭寇经常侵扰东南沿海,烧杀抢掠,给百姓带来了很多苦难。他的家乡苏州也曾遭受过倭寇的袭击,他亲眼见过倭寇的残暴,心中对日本始终有着一丝芥蒂。

“阿峰兄,某在明代时,曾见过倭寇侵扰我东南沿海,百姓流离失所,苦不堪言。不知如今的日本,是否还是这般模样?” 沈复问道。

阿峰愣了一下,然后笑着说:“沈兄弟,你说的都是几百年前的事了。现在的日本很发达,也很文明。日本的文化很有特色,像茶道、花道、武士道,都很有内涵。我在日本的时候,还去学过茶道,那种宁静、平和的感觉,真的很让人着迷。”

沈复皱起眉头:“茶道?某在明代时,也喜欢喝茶,与朋友一起品茶论道。只是某觉得,我中华的茶文化源远流长,比日本的茶道更有内涵。日本的很多文化,都是从中国传过去的,他们只是模仿,却没有真正领悟到精髓。”

“话不能这么说。” 阿峰反驳道,“虽然日本的很多文化来源于中国,但他们都进行了创新,形成了自己的特色。比如日本的动漫,在全世界都很有名;还有日本的汽车、电子产品,都很先进。我们应该向日本学习,学习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。”

沈复摇了摇头:“某承认日本在某些方面很先进,但我们中华的文化也有着自己的优势。我中华五千年的文明,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,像书法、绘画、诗词、戏曲,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。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自己的文化,而不是盲目地崇拜外国文化。”

“我不是盲目崇拜!” 阿峰有些激动,“我只是觉得,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看待外国文化,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。日本的工匠精神就很值得我们学习,他们做一件事,就会做到极致。比如日本的寿司师傅,一辈子只做寿司,把寿司做到了最好。我们中国现在很多人都太浮躁了,做什么事都急于求成,根本没有这种工匠精神。”

沈复沉默了。他想起自己在明代时,那些工匠们为了做出一件精美的器物,不惜花费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,那种精益求精的精神,确实是现在很多人所缺乏的。可他还是不能接受阿峰对日本文化的过度推崇,尤其是在他经历过倭寇之患后,心中的芥蒂始终无法消除。

“阿峰兄,某承认日本的工匠精神值得学习,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否定自己的文化。” 沈复缓缓地说,“我中华的文化之所以能传承五千年,就是因为它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包容性。我们可以学习外国文化的优点,但更重要的是要传承和发扬自己的文化,让世界看到我们中华的魅力。”

阿峰也沉默了。他喝了一口啤酒,说:“沈兄弟,我知道你是个文人,对自己的文化很有感情。我不是要否定中国文化,只是觉得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外国文化,不要因为历史的原因而排斥它。”

“某明白你的意思。” 沈复点了点头,“只是某亲身经历过倭寇之患,亲眼见过百姓的苦难,心中对日本始终有着一丝难以释怀的记忆。或许某的想法有些狭隘,但某真的无法像你一样,对日本文化如此推崇。”

两人都沉默了,酒馆里的气氛变得有些尴尬。老沙端着菜走过来,笑着说:“你们怎么不说话了?是不是在聊什么国家大事啊?来,吃菜,这是我刚炒的大盘鸡,你们尝尝。”

阿峰拿起筷子,夹了一块鸡肉:“老沙,你的手艺还是这么好。沈兄弟,你也尝尝,别光顾着说话。”

沈复也拿起筷子,夹了一块。又香又辣,很对他的胃口,可他却没什么心情吃。他看着眼前的阿峰,心中很是纠结 —— 阿峰是个好人,今天在苍山上,如果不是他,自己可能也会遇到危险。可他对日本文化的过度推崇,又让沈复无法接受。他不知道,自己今天救助阿峰,到底是对是错。